丹佛高原的夜晚, Ball Arena 的灯火依旧辉煌,但赛场上的气氛却透着一丝凝重,在刚刚结束的NBA常规赛中,尽管尼古拉·约基奇(Nikola Jokic)再次展现出MVP级别的统治力,半场便以10投5中的高效表现砍下13分、4个篮板和4次助攻的全面数据,但球队却陷入了一场苦战,一个冰冷的数据揭示了问题的核心:除他BBIN真人之外,丹佛掘金队再无任何一名队友在半场得分达到两位数,这并非一场典型的团队胜利,而更像是一曲围绕着一位超级巨星的孤独咏叹调,其间夹杂着对支援的急切呼唤。
比赛伊始,约基奇便迅速进入状态,他在内线利用娴熟的脚步和柔和的手感连续取分,外线也频频发炮,牵制着对手的防守体系,每一次低位要球,都吸引着对方两至三名防守球员的注意力,为外线队友创造了理论上绝佳的空位机会,他的4次助攻,次次精准到位,几乎是将得分机会“喂”到了队友手中,篮球是一项将球投入篮筐的运动,再精妙的传球也需要最终转化为得分,遗憾的是,今晚的掘金外线仿佛被施了魔咒,空位投篮频频打铁,突破上篮也屡屡偏出。
首节比赛,除了约基奇的稳定输出,其他球员的得分零星而分散,考德威尔-波普(Kentavious Caldwell-Pope)几次尝试远投未果;贾马尔-穆雷(Jamal Murray)的手感冰凉,中距离跳投失去了往日的准星;阿隆-戈登(Aaron Gordon)的空切虽然积极,但终结那一下总是差之毫厘;而替补席上,也无人能站出来提供稳定的火力支援,半场结束时,记分牌上的数字冰冷而残酷:约基奇13分,而其他所有队友的得分均未超过6分,球队的整体投篮命中率被拉低至四成以下,三分球更是惨不忍睹。
这种极度依赖个人的局面,无疑将约基奇置于巨大的压力之下,对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,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对他实施包夹和绕前防守,切断他与队友的联系,每一次约基奇持球,都能看到对方防守阵型的瞬间收缩,他不得不处理更多的身体对抗,完成更高难度的出手,虽然他以卓越的个人能力维持着比分不被拉开,但明眼人都能看出,这种打法不仅消耗巨大,也绝非长久之计,丹佛掘金的战术体系建立在约基奇的策应和全员的联动之上,一旦“联动”环节失效,整个机器的运转便显得滞涩而艰难。
中场休息时,镜头给到掘金队主教练迈克尔-马龙(Michael Malone),他的眉头紧锁,在场边与助理教练激烈地讨论着,他的战术板上,必然围绕着如何激活其他攻击点而展开,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,即便强大如约基奇,也无法每晚都凭借一己之力扛着球队前进,他需要他的射手群能命中那些空位三分,需要穆雷能找回杀手本色撕裂防线,需要戈登和波特(Michael Porter Jr.)在弱侧提供持续的火力威胁。
下半场的走势,将直接取决于其他球员能否做出回应,他们需要更坚决地出手,更果断地冲击篮筐,将约基奇创造的机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得分,球队的防守端同样需要提升强度,通过快速反击来减轻阵地战的得分压力,否则,仅凭约基奇一人的苦苦支撑,球队很难在面对强劲对手时笑到最后。
这场比赛的上半场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卫冕冠军在漫长赛季中可能遇到的困境——球星状态起伏和角色球员的阶段性迷失,对于志在卫冕的掘金而言,这是一个及时的警示,他们拥有联盟最顶级的核心,但冠军的底蕴在于整体的深度和稳定性,约基奇的半场13+4+4是基石,是托底的基础,但丹佛的天空,需要更多星星一起闪耀,才能照亮通往胜利的道路。
未来的比赛,掘金队需要尽快找回他们熟悉的团队篮球,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能在进攻端承担起责任,约基奇的组织和得分天赋才能被最大化地释放,球队也才能真正展现出那支令人生畏的总冠军队伍的全部实力,否则,“需要支援”将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注脚,而可能成为一个困扰球队整个赛季的课题。
发表评论